а√天堂8资源在线官网_国产精品中文久久久久久久_乱人伦中文字幕在线_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

新能源行業半年度市場洞察:供給升級帶來產業變革

發布時間:2024-09-02 16:29 新聞來源:泓崧新能源

光伏風電半年度市場洞察

光伏:亞非拉等國家需求加速,接替歐美成為新的增長點

主要亞非拉國家/地區,在24年3月開始呈 現較為明顯的逆變器出口提升,比歐洲環 比改善更為迅速。近期有越來越多新能源公司公告與亞非拉 國家的合作,打開新的市場空間。

風電:24H1國內需求較弱,招標起量明顯

2024H1國內風電裝機達到25.8GW,同比增長12%,整體表現較 弱。但是招標實現58.8GW,同比增長106%,其中,陸上 54.3GW,海上4.5GW,同比分別增長111.4%和56.2%,招標數 據增長快,國內項目儲備充足。風電企業或有負債也表現出環比提升趨勢,海上風電相關企業提 升更為明顯。

風電:海風中長期空間可觀,海外塔筒海纜或存缺口

近期大連1.9GW深遠海示范項目獲批、上海29.3GW深遠海海風項 目獲批、廣西6.5GW深遠海項目競配,打開十五五海上風電需求。海外方面,海風海纜、管樁在2025~2026年可能面臨供應緊缺,主 要因海外廠商擴產速度較慢,而海風以及互聯電纜需求快速增長, 帶來國內企業產品出海機遇。

風光結論:長期關注新技術,短期關注新需求

長期來看,光伏、風電行業成長性可觀,其發展方向在于度電成本降低:1. 光伏新技術更替帶來的投資機會值得關注,如鈣鈦礦電池更高的轉化效率空間以及更低的成本極限,帶來遠期度電成本優于晶硅;2. 風電長期成長空間在海上,深遠海等應用空間的打開會帶來海外海上風電塔筒管樁和海纜的供給短缺,為相關企業帶來出海機遇。

短期來看, 1. 光伏行業逐步進入排產旺季,非歐美市場帶來需求增量,同時上游硅料硅片持續去庫,硅料價格小幅反彈,預示行業價格底部已經逐步確立,之后有望 看到產業鏈價格回歸合理水平,帶來企業盈利修復;2. 江蘇、廣東海風項目相繼逐步進入開工和招標,同時深遠海項目給予中長期成長性,帶來企業出貨量預期增長。

電源支持側半年度市場洞察

電網:受新能源占比持續擴大拉動,國內外電網需求增長趨勢進一步擴大

2024H1基本面:國內電網投資大幅增長,上半年同比增幅 24%,高于電源投資(3%)的增幅水平, 主要體現在特高壓和設備出海兩大板塊。

24H2展望:國內電網投資提速明顯,隨著新能源發電 持續上升,十五五電網規劃有望大幅上 調,特高壓和電網出海持續利好。

電網行業展望:受新能源占比持續擴大,新能源發電側和 用電側矛盾將持續擴大,新能源的有效消 納將成為中長期的核心問題,電網及相關 配套產業將持續向好。

電力:水核為優質低波紅利資產,后續電改有望推動綠電反轉

2024H1基本面:火電:煤價下跌拉動,已經基本上實現了扭虧為盈,已修 復至2021年的水平 水電核電:盈利保持穩定,24年有望扭轉水電的低迷迎來 水電大年 綠電:消納問題導致短期盈利承壓,但仍具備長期投資價 值。

24H2展望:三中全會提出“市場化”和“碳排放雙控”兩大改革方向 值得關注。電改政策有望提速,為新能源轉型注入持續的 動力。關注下半年市場風格切換的風險:1)周期紅利資 產調整 2)穩健類資產股息率降低 3)9月美聯儲降息。

長期展望:電力行業具備低波動高分紅特點,適合長線資產配置,把 握電改節奏是超額收益的主要來源。企業投資機會低,更多是政策類的投資,不具備投機價值。

儲能:全球裝機景氣度持續,國內大儲迎來洗牌年

2024H1基本面 :上半年中國裝機增速較低,但考慮招標翻倍增長,對中國 全年裝機實現50%左右增長保持樂觀;美國能源部預測美國儲能裝機全年增長140%,但能否實 現仍待觀察;二季度天然氣價格上漲,帶動歐洲戶儲需求回暖,下半年 有望持續 。

24H2展望 :維持24年全球儲能裝機50-60%增長的預測;24年是國內大儲洗牌年,看好頭部企業格局優化;大儲24年毛利率可能承壓,戶儲24年下半年業績有望修復 。

長期展望:目前中國新能源消納問題嚴峻,當“電力現貨”和“電池 壽命”兩大卡點實現突破,未來3年儲能有望迎來經濟性 拐點。

新能源汽車半年度市場洞察

汽車:新能源汽車增速放緩,短期發展遇到瓶頸,長期來看仍然是必然的趨勢

2024H1復盤 :2024H1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增速自然回落至30%,滲透率提升明顯至39.3%,但主要來自于插混滲透率的提高,純電滲透率由24%微降至23.3%,插混滲透率 由10.8%提升至16%;由于插混占比提升,新能源汽車單車帶電量并無明顯變化。  歐美年初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目標相繼發生松緩,2024H1海外新能源乘用車增長緩慢,歐洲銷量增速約4%且滲透率下滑,北美增速約16%,滲透率基本持 平。增速放緩主要由補貼退坡引起,本質上是具有競爭力的電動車產品少、購買價格偏高、充電不方便等原因導致的沒有形成以產品為驅動力的市場。

2024H2展望 :展望2024H2,中國插混為主、海外增速放緩的趨勢仍將延續,我們預計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約1725萬輛,同比增長約24%,滲透率約19%;其中中 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約1220萬輛,同比增長約28%,滲透率約39%。

長期趨勢 :中長期來看,中國市場插混將不斷取代燃油車從而提升新能源滲透率,未來一段時間將處于純電動、插混、燃油車共存的局面;海外海外車企投資的增加和 供應鏈的構建,2030年的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翻番達到3500~4000萬輛,滲透率約40%左右。

全球市場回顧:新能源汽車滲透放緩,1-5月增速約26%,全球增速主要來源于中國貢獻

2024年H1全球新能源如預期增速放緩,1-5月累計增速約26%,中國仍然是全球最主要的新能源汽車市場,2024H1增速30%;中國新能源汽車占全球比例超過60%,歐美年初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目標相繼發生松緩,歐洲銷量增速約4%且滲透率下滑,北美增速約16%,滲透率基本持平。

中國市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30%,略高于預期,但插電成增長主力導致單車帶電量增長不明顯

2024H1中國新能源乘用車滲 透率的提升主要來自于插混, 純電滲透率由24%微降至 23.3%,插混滲透率由10.8% 提升至16%,可以類比2021年 純電車的爆發;  BEV單車帶電量增加約 2.8kWh,但由于插混占比的 提升,新能源乘用車單車帶電 量提升不明顯,約從2023年的 45.7kwh提升至46.5kwh;受制于海外新能源汽車增速下 降和歐盟關稅影響,2024H1 新能源出口增速明顯下降,約 20.5%。

海外市場:新能源汽車增速全線放緩,補貼退坡,供給車型少+購買成本高+充電矛盾是海外增速放緩主因

2024H1歐洲增速下降主要由補 貼退坡引起。2023年9月、12月 德國相繼結束B端和C端純電車 補貼,導致銷量下滑,從而引發 歐洲整體銷量和滲透率的下滑。海外增速放緩本質上是具有競爭 力的電動車產品少、購買價格偏 高、充電不方便等原因導致的沒 有形成以產品為驅動力的市場。長期來看,歐美電動化目標雖有 放緩但不會放棄,純電車使用成 本低、環保等優勢仍然存在,電 動化轉型是必然的趨勢。

長期趨勢:2024年總銷量約1725萬輛,同比增長24%,電動化短期增速放緩,但長期仍認為是必然趨勢

展望2024H2,中國插混為主、海外增速放緩的趨勢仍將延續,我們預計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約1725萬輛,同比增長約24%,滲透率約19%;其中中 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約1220萬輛,同比增長約28%,滲透率約39%。中長期來看,中國市場插混將不斷取代燃油車從而提升新能源滲透率,未來一段時間將處于純電動、插混、燃油車共存的局面;海外海外車企投資的增加和 供應鏈的構建,2030年的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翻番達到3500~4000萬輛,滲透率約40%左右。

鋰電材料/電池半年度洞察

鋰電上半年復盤:24H1中國電池銷量增速+40%,庫存逐步回歸合理

2024H1,我國動力和其他電池累計銷量為402.6GWh,+40.3%。其中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203.3GWh, +33.7%。國內LFP電池裝機量比例從21年的52%提升至24H1的 69%。2024H1國內新能源車銷量增速32%,和電池裝機的34%增速相對匹配,24H1單車帶電量約41 kwh,與23年基本持平。

鋰電上半年復盤:產業鏈價格處下降周期,盈利承壓帶動供給側的“負反饋”

隨著碳酸鋰等原材料價格下跌,三元正極材料和電池價格23年以來持續下跌。截止7月29日,三元、鐵鋰電芯價格分別是0.45、0.36元/wh,較22年12月的高點分別下跌 51%、56%。此前產業鏈價格的下跌以及去庫存,疊加產能利用率的下滑,帶動了產業鏈23年、24H1業績承壓。相同的是,類似上一輪2019年的周期底部, 持續的產能利用率低位和盈利壓力下,本輪也出現供給側負反饋。2024年7月,SK On出現經營“危機” ,其24年1-5月全球 裝機量市占率4.9%,排名全球第四。但不同的是,本輪尚未出現明顯的標志性破產出清事宜。

鋰電下半年展望|供給:供給側負反饋或將持續,但已處底部區域,產業出海進入落地期

鋰電產業從貿易的出口逐步轉向出海,海外建廠+技術授權等模式有望幫助國內企業維持市占率地位,但出海面臨機遇和挑戰。受美國IRA政策壓力,國內企業出海較多處 于歐洲、東南亞等地。我們認為在需求尚未出現拐點下,后續鋰電產業供給側負反饋有望繼續,盈利或將繼續承壓。在鋰電材料大宗化背景下,處于成本曲線左側成為關鍵。但隨著碳酸鋰價格 跌至成本線附近,產業鏈價格下跌空間不大。

鋰電新材料半年市場洞察

固態電池:半固態率先裝車,全固態仍處于研發攻堅階段

2024年半固態率先裝車,整體產能落地有所放緩。2024年1~6月國內半固態裝車量2.15GWh,增量趨勢不明顯。產能方面,根據GGII,2023年國內固態電池 產能規劃近300GWh,落地產能15GWh,2024年1~7月國內新增半固態140GWh,落地僅1GWh,產能落地有所放緩。2024年全固態整體仍處于研發階段,部分進入裝車驗證。全固態電池企業公布的量產時間多在2027~2028年,Solid Power于2024年加速樣品交付和裝車驗證 。趨勢:固態電池面臨固-固界面問題、高成本等瓶頸,短期半固態或將有少部分應用空間,長期全固態仍是未來鋰電池向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發展的重要研究 方向。

電池金屬半年度市場觀察

鋰:悲觀情緒僅為表象,需求動力不足是價格持續低迷主因,后半年價格仍難以看到反彈跡象

2024上半年鋰價震蕩下跌:2024年2月末江西鋰渣問題發酵,市場擔憂其定義為危廢 將影響江西云母供應,價格短暫上漲。但上半年鋰價整體趨勢向下,主要系歐美新能 源車滲透率停滯,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提升主要依賴插混電動車,對碳酸鋰需求帶動 不明顯。另外供給端持續釋放,產業鏈去庫不及預期加深價格下跌趨勢。短期測試成本支撐,價格或將持續磨底。以我們的預測,2024年碳酸鋰成本第一支撐 位約為8-8.5萬元/噸。長期成本中樞上移是大勢所趨,預計27-28年迎來供給側拐點:鹽湖產區智利及阿根 廷面臨電費及人工費等費用提升,成本已悄然抬升;澳洲在產礦山集體轉為地采,澳 礦成本26-27年或將迎來向上拐點。我們認為未來鋰價區間為9~12萬元/噸。行業關注點:①歐美油電平價;②儲能實現經濟性;③電池技術進步。

氫能半年度市場觀察

氫能政策密集推出

氫能作為新質生產力之一,受到政策大力扶持。2024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正式將氫列入能源,與石油、煤炭、天然氣等并列作為能源進行管理。2024年2月,山東省印發《關于對氫能車暫免收取告訴公路通行費的通知》。3月1日起,對山東省高速公路安裝ETC套裝設備的氫能車輛暫免收取高速公路通 行費,試行期2年。